下肢交通静脉瓣膜关闭不全

下肢交通静脉瓣膜关闭不全

概述:下肢静脉包括深静脉、浅静脉和交通静脉3个系统。下肢深静脉和浅静脉之间有交通静脉相连通。在交通静脉中有数量不等的朝深静脉单向开放的瓣膜,引导血液从浅静脉流入深静脉,是浅静脉回流的重要途径。
    交通静脉连接下肢深浅静脉系统,多位于大腿下段和小腿,平均每侧肢体分布14支交通静脉。在小腿中下段有3支重要的Cockett Ⅰ、Ⅱ、Ⅲ交通静脉,分别位于内踝后方、内踝上方7~9cm和10~12cm处,连接大隐静脉的属支后侧弓静脉与胫后静脉。小腿上段有数支交通静脉连接大隐静脉和腘静脉,最高一支位于膝关节下方,称Boyd交通静脉。在大腿下段有Dodd和Hunter交通静脉,连接大隐静脉和腘静脉、股浅静脉。此外,在小腿前、外侧有数支交通静脉连接大、小隐静脉与胫前、腓静脉。
    当下肢交通静脉瓣膜关闭不全时,可延及浅静脉和深静脉2个系统,引起患肢整体静脉病变。

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病因

病因:正常情况下,足背的交通静脉血流自深静脉流向浅静脉,而其余下肢部分是自浅静脉流向深静脉。下肢静脉高压和瓣膜结构不良是引起交通静脉瓣膜关闭不全的主要原因。虽然交通静脉为数较多,但往往只有3~5支存在瓣膜关闭不全,此时血流自深静脉流向浅静脉。交通静脉血液反流,对下肢皮肤营养性改变有重要意义。约有2/3的溃疡病人存在交通静脉瓣膜关闭不全。

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当浅静脉(大隐静脉)的瓣膜功能不全发生倒流性病变,而深静脉和交通静脉功能正常时,在浅静脉中向远侧倒流的血液,可经正常功能的交通静脉流入深静脉,使深静脉因血流量的增加而发生扩张和扭曲,终于引起深静脉中的瓣膜关闭不全,酿成深静脉倒流性病变;当深静脉倒流性病变不断加剧,特别是累及腘静脉甚至小腿深静脉后,可进而使交通静脉扩张并破坏其中的瓣膜,同样造成交通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最后引起内踝部皮肤营养障碍性病变。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绝大多数交通静脉瓣膜关闭不全同时伴有下肢深、浅静脉瓣膜关闭不全,病人可有深、浅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相应表现,同时下肢皮肤营养性改变如皮肤萎缩、脱屑、色素沉着、皮肤和皮下组织硬结、湿疹和难愈性溃疡等常较严重。

并发症

并发症: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其他辅助检查

其他辅助检查:容积描记和下肢静脉造影可发现交通静脉瓣膜关闭不全,但准确性不高。目前较多采用的是多普勒血流成像检查,是定位交通静脉瓣膜关闭不全最准确的检查手段。检查于手术前1天进行,病人取站立位,如发现交通静脉反流>0.3~0.5s即可确诊并用记号笔标记。

诊断

诊断:根据临床表现较难诊断,主要依据多普勒血流成像检查、下肢静脉造影等确定诊断。

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治疗

治疗:对于有下肢皮肤营养性改变的交通静脉瓣膜关闭不全应行手术治疗。溃疡患者应待溃疡愈合或创面肉芽新鲜后再行手术。
    1.筋膜下交通静脉结扎术  Linton于1938年首创筋膜下交通静脉结扎术。由于采用自膝至踝的小腿内侧切口,术后切口并发症多,不久即被改良。目前常见的是作数个平行于皮纹的短切口,于筋膜下结扎交通静脉。1976年Edwards发明一种静脉刀,可自膝关节下方小切口经筋膜下沿胫骨内缘2~4cm向下推进至内踝,切断沿途交通静脉。此外,也可在术前多普勒超声定位下作点式切口剥脱交通静脉。
    2.内镜辅助筋膜下交通静脉阻断术  内镜辅助筋膜下交通静脉阻断术始于1985年,由Hauer首先采用,方法为经皮下隧道置入内镜,直接电凝或钳夹交通静脉。近年来有报道采用腹腔镜技术行交通静脉阻断术。首先在筋膜下间隙充二氧化碳,作小切口置入内镜,经另一小切口置入操作器械,在内镜直视下钳夹交通静脉。操作范围应包括胫骨内缘至后侧中线的小腿部分。
    因交通静脉手术多数与浅静脉手术同时进行,疗效较难确切统计,切口并发症报道较多,平均发生率为24%,术后溃疡复发率在20%左右,但与非手术治疗组相对照仍有明显疗效。

预后

预后: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预防

预防: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

Copyrights 2005-2022 导医网 版权所有